当前位置: 首页 > 焦点新闻 > 正文

智能感知与图像理解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十事回顾

【来源: | 发布日期:2019-01-20 】

1. 一流项目建设结硕果,类脑SAR解译系统成功应用

2018年,实验室在师资队伍建设、科研水平提升、一流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双一流建设项目“类脑SAR系统”依托的团队为我校计算机科学进入全球ESI 1‰学科做出了有力的贡献,学科已列入我校“计算机与智能科学技术”双一流学科建设,系统在自然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化旅游、目标识别、自然资源审计、军民融合等领域亦得到了成功应用。5月,学校面向一流学科建设进行了学部制改革,其中成立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部由实验室焦李成教授担任学部主任。此外,焦李成教授还入选教育部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专家组专家,团队引进了海外高水平学者、华山学者特聘教授、华山青年学者等优秀人才。

1月,9001cc金沙以诚为本7位教授入选爱思唯尔发布的“2017年中国高被引学者(Chinese Most Cited Researchers)榜单”,其中实验室焦李成教授、高新波教授及公茂果教授占据三席,且这已是三位教授连续四年入选该榜单。

2. 学术喜获丰收,荣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8年里,实验室在学术的田野上再度丰收硕果,5月,由焦李成教授团队完成的《高分辨SAR影像变化检测关键技术及系统平台》荣获2017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在变化信息稀疏表征、精准提取与智能分析等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研制了基于CPU/GPU混合架构的SAR影像配准和变化检测系统平台,实现了近线性的并行处理,可支持SAR影像去噪、配准和变化检测等功能,解决了SAR影像变化信息难以有效表示与学习,检测方法过度依赖影像差异图的瓶颈难题。研究项目将充分发挥基于卫星遥感的城镇区域规划与动态监测、北斗+遥感的位置服务、雷达目标探测等方面的优势,助力西安打造内陆改革开放的新高地及“一带一路”建设,为西安争创国家级军民融合示范区做出贡献。

8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2018年度集中受理期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结果,实验室表现尤为亮眼,共获资助20项,其中获批重点项目2项,资助数量全校最高,重点项目资助数占全校三分之二;2018年中,实验室在人工智能领域发表国际期刊论文1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及SCI一区、二区文章50余篇,申请专利150余项,授权专利140余项。

实验室林乐平博士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王立志博士、彭春蕾博士获得中国电子学会优秀博士论文;刘赶超博士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论文提名,段一平博士获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王立志博士、彭春蕾博士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博士论文提名。

3. 十余年夙夜不懈,“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基地建设获评优秀

“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国家创新引智基地于2018年通过了二期建设评估,评估结果为优秀。基地于2006年获批,十余年来夙夜不懈,在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及其应用领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面向国防与国家建设重大需求,立足自主创新,在SAR图像处理与理解、计算智能基础理论及其应用、医学影像处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成果,获得了多项国家级科技成果奖。

3月,“智能信息处理科学与技术”基地获批陕西省引进国外智力示范单位。基地充分汇聚协同创新单位资源,积极联合国内外创新力量,拓展成为高水平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今后将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国际示范引领等方面继续发挥作用,为陕西省人工智能领域国际化及人才培养贡献西电力量。

4. 团队建设成效显著,多人次入选国家级及省部级人才计划

2018年,教育部了公布2017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入选名单,实验室张向荣教授入选2017年度“青年长江学者”;刘静教授入选“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

陕西省委组织部于2018年公布的2017年度陕西省海外高水平学者、“特支计划”、“三秦学者”等各类人才计划中,实验室入选4人次。

5. 学术“春秋”初心不改,探索AI时代前行之路

2018年5月27日至28日,实验室承办2018西安国际创业大会系列活动之一“2018国际人工智能院长论坛”,为西安与各国各地区碰撞智能思想、深化合作、共赢发展搭建了桥梁,这场盛大的学术之“春”也为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平台。论坛汇集了中、美、英、意等国,IEEE、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等国内外专业技术组织的30余位人工智能领域顶级资深专家论道讲学,累计关注及观看论坛网络直播的人数超100,000人次,吸引参会专家、学者超2000人次,期间举行权威学术报告28场,阿里巴巴、Google、百度、商汤、华为、蒜泥、维恩等20余家中外人工智能行业领军企业参与展会。

11月25日至26日,“新一代人工智能前沿与挑战”中青年论坛暨第二十一届学术周成功举办。领域顶尖中青年学者、新锐企业领导者及刻苦钻研的学生们共同展现了多样化的学术理念与实践应用、阐述对科学问题的认识和建议,奉献了深刻、前沿的学术见解。

4月在南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小剧场举办的9001cc金沙以诚为本高峰论坛以“教授+董事+学长”、“学术明星+创业明星”的专家组合为在座师生介绍了人工智能领域前沿研究方向以及机遇与挑战,开拓了本科生的学术视野,促进了师生间的学术交流和创新创业经验交流。

6. 紧密围绕“三好三有”,落实立德树人、培养高质量AI人才

实验室积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良好师德师风形成、推动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以焦李成教授为带头人的智能感知与计算团队在获得首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奖的基础上,于11月获评学校首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文化示范基地;以石光明教授为带头人的光电成像与类脑感知团队锐意进取,展现新气象新作为,获得了第三届“三好三有”研究生导学团队奖第一名、最佳风采奖第一名和最佳人气奖第三名,斩获所有奖项。

在良好的师德师风、科研氛围及管理制度的涵养下,2018年实验室学子在国内外大赛中捷报频传,焦李成教授指导的三支学生队伍之一“张杰、张欣、李晓童”队获得ECCV 2018 VisDrone 挑战赛无人机单目标跟踪赛道冠军,并应邀在德国慕尼黑召开的欧洲计算机视觉国际会议(简称ECCV)上作成果报告。王爽教授指导方帅、权豆等组成的参赛队“challenger”在IGARSS国际遥感数据融合竞赛中获得高光谱图像分类赛道冠军并应邀赴西班牙参会。首届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开发者大赛中,焦李成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张格格的队伍“Applo”取得了算法题第三名的好成绩。张向荣教授指导的研究生张天扬、尚守望和吴建设教授指导的研究生高剑组成的队伍“XDU-IPIU”在“探寻地球密码”天宫数据利用青年创新大赛荣获创新应用类冠军;实验室优秀毕业生熊霖博士所负责的项目荣获国际非受限人脸识别竞赛IJB-A冠军。实验室王晓甜教授指导的“脑纹安全队”和田小林教授指导的“The Hammer of Thor”获得“华为杯”中国大学生智能设计竞赛一等奖。

7. 辛勤笔耕,传递新思

刘静教授等撰写的英文专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nd Complex Networks》由Springer出版;屈嵘教授等撰写的英文专著《Hyper-heuristics: Theory and Applications》由Springer出版;焦李成教授、侯彪教授、王爽教授、刘芳教授、杨淑媛教授、白静教授、钟桦教授等撰写的《雷达图像解译技术》由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刘波教授等撰写完成的《时滞复杂系统动力学:从神经网络到复杂网络》由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

由李阳阳教授、焦李成教授等撰写的《量子计算智能导论》以及由尚荣华教授等撰写的《计算智能导论》入选2018年度校级本科生教材建设资助项目;《计算智能》、《SAR图像处理与理解》、《非线性信号与图像处理》、《简明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智能导论》入选学校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项目——精品教材建设,《现代机器学习及应用》入选学校研究生课程与教材建设项目——慕课建设。

8. 合作交流,开放包容,深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自西电9001cc金沙以诚为本成立以来便受到了全国关注的目光,2018年,实验室持续与国内各大高校、研究所及企业深入交流,在已有九大联合实验室的基础上新增建设一批联合科研创新基地,包括“华为技术有限公司-9001cc金沙以诚为本企业智能联合创新中心”、“中国电科二十所—西电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西电-航天宏图联合研究中心”、“西安应用光学研究所-9001cc金沙以诚为本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等。

南洋师范学院、中科院地球所、四平市科学技术局、教育部科技司、华中师范大学、中智之江投资集团、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地质研究院遥感信息与图像分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昌都新区管委会、中电54所、西安华为、航天八院509所、浙江新湖集团、湘财证券、浙江杭州未来科技城(海创园)管理委员会以及杭州易百德微电子有限公司、西南大学、河海大学、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总体所、浙江省委人才办、南京邮电大学、宁夏回族自治区教育厅、华中师范大学、航天宏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陆军研究院科技创新研究中心、市发改委军民融合处、南通市政府、中兴通讯终端部等单位专程赴学院及实验室进行调研并深化开展协同创新与合作。

9. 多管齐下,国际化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

2018年里,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新工科创新人才,团队从教学制度研究、国际学术交流、国际人才培养等方面多管齐下,建立及完善了国际化的人才培养体系。

团队修订完善了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授课本、硕、博培养方案;制定完成了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全英专业本、硕、博建设方案;同时承担了9001cc金沙以诚为本、通信学院、电子工程学院及计算机学院相关专业的来华留学生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团队教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更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出访16人次,与此同时,实验室邀请了近20位国外领域专家前来实验室访问并做学术报告,并引进了多门海外优质研究生课程,提升了师资水平、丰富了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内容。德国工业4.0探索之旅暑期项目、MIT暑期访学之旅项目、斯坦福&UCLA创新探索之旅项目、香港大学“人工智能与未来科技”访学实践项目、生命科学与人工智能Xidian-NTU 2018暑期访学项目等国际交流学习和文化体验活动的成功开展则深化了教学实践环节、开阔了学生国际视野。

10. 国际首款渐冻人智慧生活系统推出,圆科技助人梦

在实验室学子的获奖作品“眼控轮椅”的基础上,与西安英卓未来公寓联合推出国际首款渐冻人智慧生活系统——“基于眼球控制的智能居家轮椅”,该系统结合人工智能与物联网等新技术,不仅能够解决脊髓性肌萎缩症、肌肉骨骼系统受损等病人的自由出行问题,并且还能运用到实际智能家居场景中,让他们自如的控制智能家居设备,为罕见病人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系统推出后备受关注并与“渐冻人”张为结缘,真正实现“让每个人平等地感受智能带来的便捷,实现智慧生活”。

关闭

Baidu
sogou